西藏使用银钱历史悠久

2024-04-15 10:51发布

  西藏使用银钱历史悠久

  西藏自16世纪中叶起,因贸易便利逐渐习惯于使用尼泊尔重约5克的银钱,不过后来乾隆皇帝认为使用外国货币不成体统:“我国家中外一统,同轨同文,官铸制钱通行无滞。区区藏地,何以用外番货币?”与晚清沿海及内地纷纷采用西洋银圆的情况完全不同,这时的大清王朝国势尚强盛,这是西藏开始自造银币的肇因。

  之前西藏地方政府曾在乾隆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763-1764年)及乾隆五十年(1785年)两次自铸钱币,但都是权宜之计,未生产多久,便停造了。

  西藏自造银钱采用藏历纪年,背面中心内为莲花图案,外圈是八吉祥图案,俗称“久松”银钱,“久松”是藏历13饶回的读音,“久松”银钱有“1791”“1792”“1793”3个年份,与尼泊尔钱同重,清末四川所造的一钱六分半卢比银币的重量与之相当。

  乾隆五十八年设宝藏局开始铸造乾隆宝藏”银钱,并在币面标注纪年,开了中国钱币标示年份的先河。至此,尼泊尔银钱影响力逐渐式微,最终退出了西藏地区,这第三次的造币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