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5 09:09发布
光绪年间海关文献中有关四川银圆的记载,成都造币厂产量
光绪年间海关文献中有关四川银圆的记载
重庆海关1898年的年度报告书中记录了造币厂设置的经过,同时也注明该地未见成都所造的银圆流通。次年的报告依然重复此点,可见当时四川龙银行用的范围非常有限。重庆海关对四川银圆开始流通的记录见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庆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本省大宪前,于省城内设厂购器鼓铸银圆。
竭力经营屡更寒暑,直至本年十月间(1902年11月)),始经制军出示晓谕,一体通行,以渝平银七钱一分为一圆之定价。
但本省向行川锭,民间相习成风,且以银业营生者为数甚伙,一日欲将笨重之银锭,易而为零便之银圆,非在上者以权力相加,恐不能改弦更张,使黎庶从流行无滞,是亦本省圜政之一端也。”显示刚发行时并不成功,遭回炉改铸成川锭者“为数甚伙”,也解释了何以初期所造版式好品难求。
据统计,成都造币厂在光绪年间,一圆主币总产量约648万枚,其各年实额为:
二十七年及二十八年合计140万枚、
二十九年78万枚、
三十年32万枚、
三十一年22万枚、
三十二年108万枚、
三十三年149万枚、
三十四年118万枚。
产量先盛后衰再逐渐增加,与海关报告书中初期并不顺利之记述相符。
其年产量最低(22万枚)与最高(149万枚)相差近7倍,可知是需求问题而非产能之故。
宣统朝四川“一圆”主币的产量约285万枚。若算上四川龙银七钱二分再度开制后的数量,则光绪二十七年至宣统三年(1901-1911年)的10年间总产量为933万枚。
最多设置5个标签!
光绪年间海关文献中有关四川银圆的记载
重庆海关1898年的年度报告书中记录了造币厂设置的经过,同时也注明该地未见成都所造的银圆流通。次年的报告依然重复此点,可见当时四川龙银行用的范围非常有限。重庆海关对四川银圆开始流通的记录见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庆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本省大宪前,于省城内设厂购器鼓铸银圆。
竭力经营屡更寒暑,直至本年十月间(1902年11月)),始经制军出示晓谕,一体通行,以渝平银七钱一分为一圆之定价。
但本省向行川锭,民间相习成风,且以银业营生者为数甚伙,一日欲将笨重之银锭,易而为零便之银圆,非在上者以权力相加,恐不能改弦更张,使黎庶从流行无滞,是亦本省圜政之一端也。”显示刚发行时并不成功,遭回炉改铸成川锭者“为数甚伙”,也解释了何以初期所造版式好品难求。
据统计,成都造币厂在光绪年间,一圆主币总产量约648万枚,其各年实额为:
二十七年及二十八年合计140万枚、
二十九年78万枚、
三十年32万枚、
三十一年22万枚、
三十二年108万枚、
三十三年149万枚、
三十四年118万枚。
产量先盛后衰再逐渐增加,与海关报告书中初期并不顺利之记述相符。
其年产量最低(22万枚)与最高(149万枚)相差近7倍,可知是需求问题而非产能之故。
宣统朝四川“一圆”主币的产量约285万枚。若算上四川龙银七钱二分再度开制后的数量,则光绪二十七年至宣统三年(1901-1911年)的10年间总产量为933万枚。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