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2元人民币这么分真假

6小时前发布

1条回答
水杯
1楼-- · 6小时前

80 年 2 元人民币属于第四套人民币(1980 年版,简称 “802”),目前市场上存在一定数量的仿品。辨别其真伪需从纸张、印刷工艺、防伪特征、冠号号码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以下是详细鉴别方法:

一、基本特征回顾

  • 票面设计

    • 正面:维吾尔族和彝族人物头像(左侧为维吾尔族,右侧为彝族),主色深绿色。

    • 背面:海南三亚南天一柱景观,上方印有 “中国人民银行” 和 “1980” 年号。

  • 尺寸:145mm×63mm。

  • 发行时间:1988 年 5 月 10 日,2000 年左右开始逐渐退市,目前已停止流通。

二、真伪鉴别核心方法

1. 纸张质感

  • 真品

    • 采用专用棉麻纤维印钞纸,手感厚实挺括,韧性强,轻微折叠后不易留痕。

    • 票面颜色自然,纸张无明显荧光反应(在紫外灯下观察无亮白或泛蓝现象)。

  • 伪品

    • 多用普通纸张仿制,手感单薄、松软,折叠后易留折痕。

    • 纸张可能泛白或过于光滑,部分伪品为掩盖材质缺陷,可能做旧处理(如染色泛黄),但颜色不均匀。

2. 印刷工艺与凹凸感

  • 真品

    • 采用凹版印刷工艺,票面人物头像、国徽、文字(如 “中国人民银行”“贰圆”)及花纹均有明显凹凸感,用手指轻触可清晰感知纹路。

    • 例:人物头发、衣领的褶皱、票面底纹线条均立体清晰,油墨厚实。

  • 伪品

    • 多为胶印或胶凹混合印刷,表面平滑,无凹凸感或凹凸感极弱。

    • 线条可能模糊、断裂或颜色晕染,底纹纹路粗糙(如背面 “南天一柱” 周围的波纹线条杂乱)。

3. 水印鉴别

  • 透光观察

    • 水印多为印刷或压印而成,透光观察模糊不清,人像轮廓失真(如面部五官不清晰)。

    • 部分伪品可能使用浅色油墨印刷水印,缺乏层次感,甚至位置偏移。

    • 真品:票面左侧空白处有固定人像水印(左侧维吾尔族头像),水印图案清晰,立体感强,与票面人物头像轮廓一致。

    • 伪品

4. 冠字与号码

  • 冠字规则

    • 第四套人民币冠字为两位大写英文字母(如 “CP”“PU” 等),后跟八位阿拉伯数字。

    • 802 冠字数量:共发行 54 个冠字(其中 “补号” 冠字如 JU、JW、ZH、ZI、ZJ 等数量较少),可通过冠字表核对真伪(需注意:伪造者可能套用真实冠字,但号码字体或排列异常)。

  • 鉴别要点

    • 冠字可能存在字母间距不均、字体歪斜(如字母 “P”“Q” 混淆)。

    • 号码数字大小不一,或颜色与票面不一致(如偏淡或偏深),部分伪品号码为后期打印,边缘有毛糙感。

    • 真品:冠字和号码字体一致,排列整齐,间距均匀,油墨颜色与票面一致,无叠印或漏墨现象。

    • 伪品

5. 安全线(仅部分版本有)

  • 802 无内置金属安全线,但部分高仿品可能伪造 “安全线”(如在纸张中夹入银色线条),需注意:

    • 真品纸张中无任何内置安全线或荧光纤维,若发现此类特征,必为伪品。

6. 荧光反应(针对特殊版本)

  • 802 普通版本无荧光设计,但存在少量特殊荧光品种(如 “绿钻”“绿幽灵”),需注意:

    • 绿钻:仅部分冠字(如 IQ、IR、IS、IT 等)在紫外灯下呈现绿色荧光网格纹。

    • 绿幽灵:仅 “JX”“ZJ” 等少数冠字呈现满版绿色荧光,且纸张带有荧光纤维。

  • 鉴别伪荧光

    • 伪品可能通过涂抹荧光油墨伪造荧光效果,但荧光分布不均匀,颜色不自然(如偏蓝或偏黄),且油墨可能覆盖图案细节。

7. 票面细节对比

  • 放大镜观察

    • 正面人物:真品人物面部表情自然,发丝、眉毛根根分明,伪品可能模糊成块。

    • 背面南天一柱:真品石柱纹路清晰,周围波纹线条流畅,伪品可能线条粗糙或粘连。

    • 文字与符号:“中国人民银行”“贰圆” 等汉字及阿拉伯数字 “2” 边缘锐利,无毛刺,伪品可能边缘模糊。

8. 尺寸与裁切

  • 真品:尺寸严格为 145mm×63mm,裁切整齐,边缘无毛边。

  • 伪品:可能因印刷误差或裁切不精准,尺寸略大或略小(如长度 144mm 或 146mm),边缘可能有毛糙或撕裂痕迹。

三、常见伪品类型与漏洞

  1. 全假票

    • 用普通纸张印刷,无水印或伪造水印,冠字号码混乱,油墨颜色偏差明显(如绿色偏蓝)。

  2. 改号票

    • 票面年号 “1980” 是否被篡改(边缘可能有刀痕或油墨不均匀)。

    • 冠字是否属于 802 真实冠字(如用 801 冠字篡改)。

    • 将低面值纸币(如 80 年 1 元)修改为 2 元,需注意:

  3. 拼接票

    • 用真品票面部分拼接伪造,需检查票面是否有拼接痕迹(如纸张颜色不一致、纹路断裂)。

四、辅助鉴别工具

  1. 放大镜:观察票面线条、暗记、冠字号码细节。

  2. 紫外灯:检测纸张荧光反应或伪造荧光效果。

  3. 量尺:测量票面尺寸是否符合标准。

  4. 真币对比:用已知真品对比纸张质感、印刷工艺、水印等特征。

五、收藏注意事项

  1. 优先选择评级币:通过专业机构(如 PMG、爱藏等)评级的纸币,真伪有保障,且标注品相等级。

  2. 警惕 “特殊版本” 陷阱:绿钻、绿幽灵等荧光品种存世量少,价格较高,购买时需索取权威鉴定证书。

  3. 避免化学处理币:部分伪品可能用酸性液体 “洗票” 做旧,导致纸张脆化,票面颜色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