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桂花”无齿小全张

 1995年发行的桂花无齿小全张新全品最高成交价为235元,上品(软折)成交价为180元。桂花无齿小全张在1997年那波超级行情中的价格最高达到了1000元,是其当初邮折售价50元的20倍,可以说是当时的一线热门品种。   但是,随着市场调整序幕的揭开...

老纪特邮票爱藏者喜欢的原因

  老纪特邮票不但是集邮品,还是公认的珍贵历史文物,成为新中国开始历史的见证,也是国家历史文化的名片,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   集邮圈内的人都知道,收藏全套老纪特那是难上加难,许多资深集邮家感叹能收藏一套称心的老纪特邮票这辈子就知足了...

方寸之间话国学

  中国邮政从2009年开始,陆续发行了《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诗经》邮票,有集邮者称其为古文学体裁系列,有人称其为国学系列。   而我国台湾省邮政从1982年到1992年,也曾先后发行过名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系列邮票,分别表现了唐诗、...

浅谈京剧脸谱邮票的前世今生

  京剧,曾称平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的集大成者,成为至今中国戏曲舞台上最具代表性、影响力的剧种,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鼎甲榜首。   2023年京剧普通纪念币的发行,让这门艺术又有了更广泛的受众,由于京剧纪念币是系列发行,这让其...

了解票面面值最高的邮票

  自1992年开始的编年票迄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邮票发行了几百套,那么哪套票面值最高呢?   最高面值无疑是1997和1999年发行的港澳回归金箔小型张,面值50元,但这个品种毕竟是小型张。套票最高面值是1999年发行的《民族大团结》全套56枚,面值44.8元,...

红色题材非常热门

  红色收藏是近几年来非常热门的一个收藏话题,它不仅仅是一种藏品,更是一代人对时代的回忆,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历史价值。   红色收藏,带来的是对过去的缅怀和纪念,更是对孩提时代的一种重温,热衷于红色收藏的人,不仅仅有那个时代的人,更有一些对过...

老纪特邮票“好”在什么地方

 老纪特邮票不但是集邮品,还是公认的珍贵历史文物,成为新中国开始历史的见证,也是国家历史文化的名片,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  集邮圈内的人都知道,收藏全套老纪特那是难上加难,许多资深集邮家感叹能收藏一套称心的老纪特邮票这辈子就知足了!...

了解编年邮票的本质

  集邮市场已经发展了三、四十年,经历了风风雨雨,到了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主流,写信似乎已经落伍。尽管每年还有十几亿信件,但大多是商业信函,基本上都是群发,不会贴邮票,即使有贴邮票,大多是普通邮票,编年JT不见踪影。那么现在的...

宣纸小版再次发行

中国邮政于2024年3月20日发行了《中国篆刻(二)》特种邮票1套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琴罢倚松玩鹤・文彭;笑谈间气吐霓虹・何震;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汪关;但看花开谢不言人是非・程邃。   全套邮票面值4.80元。邮票计划发行数量为套票698万套,...

2003“春节”小版张怎么会走到非常尴尬的境地

  2003春节小版张在2011年时候的拍卖成交价曾达到过412元,这已是多年以来的最高成交价了。春节小版张一度是编年邮票中的佼佼者,想当初曾受到集邮者及投资者的追捧。但是,随着2003年小版张的陆续发行,多版式面值高的春节小版张慢慢地失去...

邮票收藏价值的高低从七方面分析

  邮票的收藏价值高低一般可以从邮票发行量、邮票题材、邮票品相、邮票发行背景、邮票设计、邮票品相等角度来判断。   1、看邮票发行量:邮票发行量越少,邮票的收藏价值越高。一些邮票在发行之后,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毁坏,导致邮票的存世量减少,本身发...

为邮票上的国徽喝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清华大学的专家集体创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经中央人民政府第八次会议通过,于1950年9月20日正式向全国公布。   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

当邮票遇上互联网

  邮票和互联网代表了不同时代的人类通信方式。论效率:前者以天计算后者则是按秒算;论成本:前者在不断上涨,后者则是不断下降,至今几乎免费;论效果:前者单一平淡,后者形式丰富有声有色。   互联网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信息传递越来越方便...

文革票中的筋票

  文革票的行情一直都是不错的!文革票因其的特殊性,在集邮界独占一个板块,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每套文革票都有各自的筋票,介绍给广大集邮爱好者。   筋票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系列邮票中起瓶颈作用的那一套,最典型的如生肖系列中的T46《庚申年》猴...

解读邮票的齿孔形态

  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英国诞生时,邮票是没有齿孔的。邮局用剪刀将几十枚连成整张的邮票一张张地剪开,既麻烦又不容易裁剪整齐。   1848年的一天,英国人阿塞在酒吧看见一位记者用别针在邮票上打洞,从而轻松把邮票撕开。他立即把这种巧妙的方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