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币有多种,以下是一些主要品种:
官方铸币
开元通宝: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开始铸行,是唐代主要的流通货币,贯穿唐朝始终。钱文由欧阳询书写,有金、银、铜、铅等多种币材和大中小各种版式不下百种,还有 “元” 字左挑、右挑、双挑之分,以及背文有星、月、云等多种纹饰。
乾封泉宝:唐高宗乾封元年铸行,钱径 2.5 厘米,钱文隶书,旋读,光背,铜料精纯,铸工良好。但因推行效果不佳,发行八个月后即下令废止,存世量少见。
乾元重宝:唐肃宗乾元元年七月铸行,钱径 2.7 厘米,重 5.97 克,钱文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等多种版别。有当十钱、当五十钱等不同面值。
大历元宝:唐代宗大历年间似曾铸造,钱径 2.3 厘米,钱文隶书旋读,为小平钱,背无文,制作粗陋,铜色浑浊,流行不广。
建中通宝:唐德宗建中年间西北地区的地方铸币,钱径 2.1 厘米,重 1.8-2 克,钱文隶书,旋读,光背无文。
会昌开元:唐武宗会昌五年推行 “灭佛” 政令,收缴各地铜佛钟磬等融毁而铸的开元通宝钱,时令各州铸钱背面单字记地名,如 “京”“洛”“昌” 等。
咸通玄宝: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始铸,直径 2.2cm,钱文四字,隶书直读,因铸而未行,故传世绝少,为唐代第一珍,也是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其他特殊情况
得壹元宝:唐玄宗后期,由史思明发行,存世不长,钱铜色较红,制作精整,钱文为隶书,钱背多见月纹。
顺天元宝:在唐玄宗后期,由安禄山发行,存世不长,形制同得壹钱,但钱体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