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面值(Denomination)是指邮票上标明的货币金额,表示该邮票在发行时可用于支付相应的邮资。例如,“1.20元”“5角”“$0.50”等。
支付邮资:邮票的面值决定了它可以支付的邮资金额。例如,一张面值1.20元的邮票可以支付1.20元的邮资。
区分邮票类型:不同面值的邮票通常对应不同的邮寄需求,例如国内普通信件、国际邮件或特殊邮政服务(如挂号、快递)。
影响收藏和市场价值:尽管邮票的市场价值通常与面值无关,但某些特定面值的邮票可能因历史、错版或发行量等因素而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
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20元”“0.5元”“$1.50”等,最常见。
文字或符号表示:如“伍角”“壹圆”“1c”(1美分)等。
加盖变更面值:部分邮票因政策调整或货币更替,会在原面值上加盖新面值。
普通邮票(Definitive Stamps):长期发行,通常有多个不同面值,满足各种邮资需求。
纪念邮票(Commemorative Stamps):虽有面值,但主要用于收藏,实际使用率较低。
附捐邮票(Semi-Postal Stamps):带有两部分金额,如“2+1元”,其中2元用于邮资,1元为公益捐款。
无面值邮票(Non-Denominated Stamps):有些国家发行“永久邮票”(如美国Forever Stamp),不标明具体面值,而是按当前邮资标准适用。
折价邮票(Discounted Stamp):市场价格低于面值,通常用于批量处理旧邮票。
溢价邮票(Overpriced Stamp):市场价格远高于面值,通常因稀缺性、收藏价值或历史意义而升值。
加盖改值(Surcharged Stamp):因邮政调整或货币改革,在原邮票上加盖新面值。
尽管“面值”(Denomination)和“票面”(Face Value)在日常使用中常被混用,但严格来说:
票面 指邮票上显示的所有信息,包括面值、图案、国名、发行日期等。
面值 仅指邮票上标明的金额,表示其支付邮资的能力。
面值是邮票的基本属性之一,决定了邮票的邮资支付能力,同时影响其收藏价值。在集邮市场上,邮票的实际价格往往取决于品相、存世量和历史背景,而不是面值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