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胶邮票(No Gum Stamp, NG Stamp)指的是背面没有原始邮票胶水的邮票。这类邮票在集邮市场上的价值通常低于原胶邮票(OG Stamp),但某些特殊情况下,无胶票也可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原发行时无胶(Issued Without Gum, IWOG)
战时发行邮票(如某些苏联、中国邮票因资源紧缺而无胶)。
特殊用途邮票(如某些军用、航空或税票)。
一些邮票在发行时就没有背胶,比如:
这些邮票即使无胶,也属于原始状态,因此收藏价值较高。
因时间久远导致背胶脱落(Natural Gum Loss)
由于潮湿、氧化、温度变化等原因,部分老邮票的背胶可能自然脱落,但仍保留良好品相。
这种情况的无胶票,其价值比原胶票低,但仍有一定收藏意义。
人为去胶(Regummed or Removed Gum)
有些收藏者或商家人为去除背胶,可能是为了美观、修复,或避免背胶发黄影响邮票外观。
这类邮票在市场上的价值通常低于原胶票,因为其“原始性”受损。
✅ 价格较低,适合入门收藏者:
由于无胶票的价格通常比原胶票便宜,因此适合初学者收集。
✅ 某些无胶邮票仍然珍贵:
例如,某些发行时本就无胶的邮票,如果品相完好,仍然价值不菲。
罕见历史邮票,即使无胶,也可能因年代久远而具有很高价值。
✅ 主题收藏的选择:
对于主题集邮者来说,邮票是否带胶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比如奥运、航天、名人邮票等主题的无胶票仍然受欢迎。
✔ 观察背面:
天然无胶票的背面应光滑均匀,不应有胶水残留或人为处理痕迹。
如果邮票背面显得过于“干净”,可能是人为去胶的。
✔ 放大镜检查:
原胶邮票的背面通常有轻微纹理,而去胶邮票可能呈现光滑或不均匀的纸质感。
✔ 紫外线灯检测:
有些邮票的原胶在紫外线下会有特定的荧光反应,去胶后可能不会有相同的反应。
✔ 纸张状态:
如果邮票背面因去胶处理显得过于“薄”或“脆”,可能是人为去胶的。
使用专用集邮册
避免灰尘、湿气影响邮票质量。
尽量使用无酸纸材料,防止邮票变色或氧化。
防潮、防光
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可以使用干燥剂保持环境稳定,防止纸张受潮。
避免弯折和污损
使用邮票镊子夹取邮票,避免手指直接接触。
无胶票比原胶票更容易吸收水分和污渍,因此存放时要特别小心。
特征 | 无胶邮票(No Gum) | 原胶邮票(Original Gum) | 旧票(Used Stamp) |
---|---|---|---|
背胶 | 无胶(天然无胶或人为去胶) | 背面有完整原胶 | 无胶或残胶 |
邮戳 | 无邮戳 | 无邮戳 | 盖有邮戳 |
收藏价值 | 取决于邮票种类,一般低于原胶票 | 价值通常较高 | 取决于邮戳和稀缺性 |
适合人群 | 适合入门收藏、主题集邮 | 适合高端收藏和投资 | 适合研究邮政历史、特殊盖戳收藏 |
价格 | 相对较低 | 价格较高,尤其是MNH | 取决于邮票的历史价值 |
无胶邮票在集邮市场上虽然通常比原胶票价值低,但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仍然是值得收藏的种类。特别是发行时本就无胶的邮票,如果品相完好,仍然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收藏价值。对于预算有限的集邮者来说,无胶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