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发行,首套人民币中的"农林生产"主题珍券)
发行时间:1949年2月
停用时间:1955年5月10日
票面尺寸:122 × 64 mm
印刷单位:东北银行造币厂(沈阳)
历史地位:首套人民币中唯一同时展现林业与农业生产的纸币
正面主景:
左侧:工人用大锯伐木(东北林区场景)
右侧:双牛犁田(华北平原农耕)
底纹为松叶与麦穗组合
背面图案:花符组合 + "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主色调:
正面:墨绿色(森林) + 棕黄色(耕地)
背面:深蓝色
凹版印刷:
锯木纹理深度0.12mm(可盲触识别)
牛轭木纹立体感强
隐藏暗记:
树桩年轮藏"东"字(0.25mm)
犁具把手藏"北"字
纸张特性:含木浆纤维(透光可见纵向条纹)
经济意义:
1949年10元≈1立方米木材(东北计价)或30斤小米
主要流通于东北林区与华北农区
政治寓意:
反映"农林并重"的建国初期经济政策
林区工人与农民首次同框设计
印制秘辛:
使用伪满洲国遗留的证券用纸
油墨中添加松脂防伪(有特殊松木香)
品相 | 价格范围 | 存世量 |
---|---|---|
全新未流通 | 18,000-35,000元 | 不足80张 |
极美品 | 7,000-15,000元 | 约200张 |
流通好品 | 2,500-6,000元 | 约1,200张 |
残次品 | 800-2,000元 | 较常见 |
注:
带"东北银行"钢印的溢价60%
连号每多一张增值12%
纸张检测:真品木浆纸有竖向条纹,假货多为横纹
凹版验证:真币锯木锯齿间距0.8mm(假货常为1mm)
暗记定位:
"东"字位于树桩第5圈年轮处
"北"字在犁具把手第二节
气味鉴别:真币有微弱松脂味(存放70年仍可嗅出)
紫外反应:真币边纸有3处荧光纤维(假货全版泛蓝)
尺寸公差:真币严格121.5-122.5mm
优选对象:
PMG/中钞评级币(PMG55分以上)
带林场/农会流通记录的旧票
保存方法:
恒温15-20℃保存(防松脂挥发)
使用无酸纸隔层存放
交易渠道:
拍卖行:上海泓盛、中国嘉德
东北特供:沈阳古玩城、哈尔滨钱币市场
2021年北京保利:PMG58分成交21,600元
2023年东北林业文物展:带木材调拨单的流通票拍出9,500元
2024年发现:试印样张(未发行紫棕版),估价超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