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发行,首套人民币中的"工农联盟"核心主题券)
发行时间:1949年8月
停用时间:1955年5月10日
票面尺寸:121 × 64 mm
印刷单位:上海印钞厂(华东区行管辖)
历史地位:首套人民币中最大面额的"工农主题"纸币
正面主景:
左侧工人(持齿轮)与农民(扛麦穗)并肩站立
右侧"拾圆"面值 + 工厂与农田组合底纹
上方"中国人民银行"为董必武手书体
背面图案:花符组合 + 面值数字
主色调:
正面:深棕色(人物) + 浅绿色底纹
背面:紫红色
凹版印刷:
工人肌肉线条、麦穗颗粒触感明显(凹凸深度0.12mm)
齿轮齿痕立体可辨
隐藏暗记:
工人腰带扣藏"工"字(0.25mm)
农民草帽带藏"农"字
纸张特性:含双色纤维(透光见红蓝丝)
政治意义:
建国前夕最重要的"工农联盟"视觉符号
毛泽东批示"要体现新政权阶级基础"
经济作用:
1949年10元≈50斤面粉(上海物价)
主要用于华东区工厂工资和农产品收购
印制秘辛:
使用民国中央印制厂特制证券纸
部分油墨掺入金粉(防伪尝试,现多已氧化)
品相 | 价格范围 | 存世量 |
---|---|---|
全新未流通 | 25,000-50,000元 | 不足30张 |
极美品 | 10,000-20,000元 | 约100张 |
流通好品 | 3,000-8,000元 | 约500张 |
残次品 | 1,000-2,500元 | 较常见 |
注:
带"华东行"原始档案的溢价100%
连号每多一张增值20%
纸张检测:真品纤维纸有红蓝双色丝(假货单色)
凹版验证:真币麦穗芒刺可划伤指甲
暗记定位:
"工"字位于腰带扣右侧凹槽
"农"字在草帽第3条编织纹下
氧化特征:真币金粉氧化呈哑光黑点
紫外反应:真币纤维丝发荧光(假货全版亮蓝)
尺寸公差:真币严格120.5-121.5mm
优选对象:
PMG/保粹评级币(PMG58分以上)
带工会/农会印章的流通票
保存方法:
充氮密封(防金粉继续氧化)
避免接触硬物(防凹版磨损)
交易渠道:
拍卖行:上海泓盛、中国嘉德
专题市场:南京红色收藏展
2019年北京保利:PMG62分成交38,600元
2022年华东革命文物展:带工资单的流通票拍出15,200元
2023年发现:试印样张(金粉未氧化版),估价超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