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发行,首套人民币中最高面值的"工农复合"主题券)
发行时间: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首日)
停用时间:1955年5月10日
票面尺寸:133 × 69 mm
印刷单位:华北银行直属印刷局(石家庄)
历史地位:首套人民币首发券种中最大面值,奠定"工农联盟"货币设计范式
正面主景:
左侧:传统水车灌溉(华北平原农耕)
右侧:竖井煤矿作业(山西大同矿区)
底纹为齿轮与麦穗组合
背面图案:花符组合 + "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主色调:
正面:深蓝色(水车) + 棕黑色(矿井)
背面:紫红色
凹版印刷:
水车叶片立体可触(凹凸深度0.18mm)
矿井支架铆钉排列为5×5方阵
隐藏暗记:
水车支架藏"人"字(0.25mm)
矿工安全帽藏"民"字
纸张特性:含蓖麻+棉花混纺纤维(透光见鱼鳞纹)
政治意义:
首套人民币中首次将工农场景等比例并列
毛泽东批示"要体现新政权阶级基础"
经济作用:
1948年50元≈100斤小米或矿工半月工资
主要用于大额农产品和矿产品交易
印制秘辛:
使用缴获的日军凸版印刷机
油墨中添加磁铁矿粉(可被磁铁微弱吸引)
品相 | 价格范围 | 存世量 |
---|---|---|
全新未流通 | 80万-120万元 | 不足50张 |
极美品 | 35万-65万元 | 约100张 |
流通好品 | 12万-25万元 | 约300张 |
残次品 | 5万-10万元 | 较常见 |
注:
带"华北行"钢印的溢价150%
连号每多一张增值30%
磁性检测:真币矿工服装处可被磁铁微弱吸引
凹版验证:真币水车叶片为12片(假货常为10/14片)
暗记定位:
"人"字位于水车支架第二横梁下
"民"字在安全帽右侧矿灯处
纤维检测:真品混纺纤维呈Y形分叉
紫外反应:真币有5处随机荧光纤维
尺寸公差:真币严格132.5-133.5mm
鉴伪必做:
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磁铁矿成分
核对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发行档案(现存央行博物馆)
保存要求:
恒温恒湿(温度18-22℃,湿度45%-50%)
使用无酸纸夹保存,禁止裸手触摸
交易警示:
近5年PMG评级真品仅27枚
市场流通品90%为高仿
博物馆收藏:
中国钱币博物馆(PMG58分)
山西煤矿博物馆(流通品)
拍卖纪录:
2019年北京保利:PMG55分成交92万元
2022年华夏古泉:带矿务局单据的流通票拍出48万元
终极提示:该版别是鉴别首套人民币真伪的"标杆券种",其凹版工艺和暗记系统被后续所有高面值纸币沿用,收藏价值与史料价值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