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丨铸造工艺丨版别图谱丨真伪鉴定丨市场价值丨学术研究)
乾元重宝是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钱币,由唐肃宗于乾元元年(758年)发行,见证了安史之乱后的经济变革。本词条系统梳理其全貌,涵盖历史、版别、收藏等维度,为研究者与藏家提供权威参考。
时间:758年(乾元元年)至760年(上元元年)
背景:
安史之乱(755-763年)导致财政危机
为筹措军费实行货币贬值政策
废止原因:通货膨胀严重,米价飙升至"一斗钱至七千文"(《旧唐书》)
钱币类型 | 法定价值 | 实际重量 | 兑换比例 |
---|---|---|---|
初铸当十钱 | 当10文开元通宝 | 5.5-6g | 1:10 |
重轮当五十钱 | 当50文开元通宝 | 8-10g | 1:50 |
后期小钱 | 等值开元通宝 | 2-3g | 1:1 |
材质:青铜(铜70%-锡15%-铅15%)
铸造法:母钱翻砂(西安出土陶范证实)
工艺缺陷:
流铜(重轮版常见)
错范(文字偏移)
书体:隶书(延续开元通宝风格)
笔划特征:
"乾"字右部"乙"笔刚劲
"元"字第二笔平直("俯元"版除外)
类型 | 直径 | 重量 | 特征 | 存世量 |
---|---|---|---|---|
当十型 | 25-27mm | 5-6g | 单外轮 | 较多 |
重轮型 | 28-30mm | 8-10g | 双外轮+背四月纹 | 较少 |
小字薄肉型 | 23-24mm | 2-3g | 文字纤弱 | 常见 |
背"祥云"宫钱(一级)
祥云版
特征:白铜铸造,背云纹
存世:3枚
背"洪"字纪地钱(二级)
洪子版
特征:江西洪州铸
重轮大字试样(二级)
大字版
特征:直径30.2mm
造假手法 | 破绽点 | 检测方法 |
---|---|---|
翻砂仿铸 | 文字肥肿,砂眼过大 | 40倍放大镜观察细节 |
老铜新刻 | 刀痕明显,无自然磨损 | 侧光观察刻痕 |
酸蚀做锈 | 锈色鲜艳,无层次感 | XRF检测铜锡比例 |
目检(文字风格/锈色)
称重测量(核对直径重量)
仪器检测(XRF/X射线)
版别 | 普品价 | 美品价 | 极美品 |
---|---|---|---|
当十型 | 500-2,000 | 3,000-8,000 | 1.5万-3万 |
重轮型 | 1万-3万 | 5万-10万 | 15万-30万 |
背"祥云" | - | - | 200万+ |
最高价:背"祥云"宫钱(2023年嘉德2,800万)
年涨幅:重轮型+40%(2021-2024)
铸地之争:
传统观点:长安铸
新说(铅同位素证据):部分为洛阳铸
"重轮"功能:
防伪说 vs. 面值标识说
入门:从当十型开始(500元起)
进阶:收集重轮版+纪地钱
避坑:
警惕"未评级生坑钱"
要求卖家提供XRF报告
《中国钱币大辞典·唐五代卷》
戴志强《乾元重宝铸造工艺研究》
华夏评级《唐代钱币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