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名称:500元农民种地图
发行时间:1951年4月1日
票幅尺寸:134×70mm
主色调:以深棕色为主,搭配绿色、黄色
正面图案:农民驾牛耕田场景(反映土改后农业生产)
背面图案:花符装饰及"500"面值数字
版别类型 | 特征 | 稀有度 |
---|---|---|
标准版 | 深棕主调,冠字ⅠⅡⅢ+7位号码 | ★★★☆☆ |
浅色变异版 | 整体色调偏黄(油墨稀释) | ★★★★☆ |
宽距冠字版 | 罗马数字间距达2.5mm | ★★★★★ |
印刷特征:
采用胶版三色套印,存在0.3-0.5mm套印误差
上海印钞厂产品线条更精细,北京厂产品墨色更浓
发行背景:1951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
流通时间:1951.4-1955.5(4年1个月)
发行总量:约3200万张(据中国人民银行档案)
存世量估算:
流通品:约4-6万张
全新品:不足1200张(PMG认证仅203张)
纸张:含桑皮纤维手工纸(厚度0.14mm),透光见不均匀纤维
油墨:氧化后产生"棕红色"色变(仿品无自然氧化层)
主图暗记:
耕牛后腿处隐藏"中"字(0.3mm大小)
农夫草帽上有"人"字微缩
边框暗记:
右侧花纹内含"500"倒置数字
高仿品破绽:
现代机械纸纤维分布过于均匀
暗记位置偏移(真品"中"字距牛蹄2.1mm)
重点鉴别部位:
犁具线条数量(正品9条平行线)
罗马数字"Ⅰ"的顶端弧度(真品呈水滴状)
品相等级 | 特征 | 市场价格 |
---|---|---|
全新未流通 | 四角尖锐,原色 | 25-35万元 |
极美品 | 轻微氧化,无折 | 12-18万元 |
优美品 | 明显软折 | 6-10万元 |
流通品 | 有缺损修补 | 1.5-4万元 |
宽距冠字版:基准价×3-5倍
首发冠(ⅠⅡⅢ):+40-60%
趣味号码(如000001):可达10倍
首张展现集体劳动场景的人民币
反映1951年《土地改革法》实施成果
见证农业合作化运动开端
购买力变化:
1951年:可购耕牛1头或小麦500斤
1955年:仅等价于新币5分钱
回收情况:1955年按1:10000兑换
第一套人民币"十二珍"之一
农业题材龙头品种
2023年上海泓盛拍卖:PMG65分以38.75万元成交
品相把控:
优先选择图案清晰度≥90%的藏品
允许轻微黄斑(面积<5%)
版本验证:
使用紫外灯检查油墨荧光反应
对比冠字数据库(已知存世冠号87种)
收藏策略:
与同系列"1000元秋收图"组成农耕主题
关注华北地区出土的原捆货
保存要点:
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
避免与含硫物质接触
市场动态:2024年春拍显示,带厂铭的宽距冠字版成交价已突破60万元。建议通过中国钱币学会获取最新版别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