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第一套人民币5元券的全面解析,涵盖所有版别特征、真伪鉴定技巧、市场价格及历史背景:
第一套人民币5元券共有6个正式版别,按发行时间排序如下:
特征:
正面:左侧帆船图案,右侧面额
背面:花符装饰
颜色:蓝色为主,冠号:ⅠⅡⅢ+6位数字
稀有度:★★★☆☆
暗记:帆船桅杆处隐藏“中”字
特征:
正面:牧羊人赶羊群场景
背面:几何花纹
颜色:绿色/棕色,冠号:ⅠⅡⅢ+6位数字
稀有度:★★★☆☆
暗记:羊群中隐藏“人”字
特征:
正面:农民牵水牛耕地
背面:花符
颜色:棕红色,冠号:ⅠⅡⅢ+6位数字
稀有度:★★★★☆
暗记:牛角处有“民”字
特征:
正面:纺织女工操作织布机
背面:花符
颜色:紫色/蓝色,冠号:ⅠⅡⅢ+6位数字
稀有度:★★★☆☆
暗记:织布机轮轴处隐藏“共”字
特征:
正面:蒸汽火车头
背面:花符
颜色:蓝绿色,冠号:ⅠⅡⅢ+6位数字
稀有度:★★★☆☆
暗记:火车烟囱旁有“和”字
特征:
正面:联合收割机作业
背面:花符
颜色:深绿色,冠号:ⅠⅡⅢ+7位数字
稀有度:★★★★☆
暗记:收割机刀片处隐藏“国”字
真品:
采用老式棉纸,透光可见纤维
胶印技术,线条有轻微锯齿感
假币:
现代光滑纸,印刷过于精细
冠号字体:真品罗马数字油墨渗透明显
暗记系统:需用20倍放大镜观察(如“中”“人”等字)
水印:部分版别有浅色水印(如帆船券)
低仿:颜色偏差大,暗记缺失
高仿:冠号字体错误,纸张无自然氧化
版别 | 流通品价格 | 全新品价格 | 稀有版溢价 |
---|---|---|---|
5元帆船 | 800-2,000元 | 5,000-10,000元 | 首发冠+50% |
5元牧羊 | 1,000-3,000元 | 8,000-15,000元 | 深色版+30% |
5元水牛 | 2,000-5,000元 | 15,000-30,000元 | 补号冠+100% |
5元织布 | 1,500-4,000元 | 10,000-20,000元 | 窄距冠+40% |
5元火车 | 1,200-3,500元 | 7,000-12,000元 | 全同号×5倍 |
5元收割机 | 3,000-8,000元 | 25,000-50,000元 | 错版×3-10倍 |
注:
特殊号码(如888888)价格可达普通品10倍
评级币(PMG/NGC认证)溢价30%-100%
发行目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统一货币体系,取代旧法币、金圆券等。
5元面额主要用于日常小额交易(当时可购10斤大米)。
设计意义:
反映工农生产主题(如织布、牧羊、火车工业等)。
部分版别由苏联技术支持印刷(如水牛券)。
退出流通:
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按1:10000兑换第二套人民币。
优先收藏:
水牛券(存世少,苏联代印)
收割机券(最后发行,品相好的稀缺)
防伪要点:
通过PMG/NGC评级保障真伪
避免购买无暗记或颜色异常的纸币
保存方法:
恒温恒湿(20℃/50%湿度)
使用无酸纸夹存放
市场趋势:早期版别(1949年)年涨幅约15%-20%,未来仍有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