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时期
可能与朝鲜国王“正祖”(1776-1800年在位)或“纯祖”(1800-1834年)时期的货币改革有关
朝鲜历史上“泰德”年号未见明确记载,可能为钱币误读或地方性铸币
推测年代:朝鲜王朝中后期(约18-19世纪)
历史关联:
铸造背景
特征 | 细节描述 |
---|---|
材质 | 黄铜或青铜(含锡量较低) |
形制 | 方孔圆形,直径约24-28mm,厚1.2-1.5mm |
钱文 | 楷书“泰德通宝”,旋读(上→右→下→左) |
背文 | 光背(无文字)或带星月纹、炉记(如“户”“工”) |
铸造工艺 | 翻砂法铸造,边缘常有流铜或不规则修整 |
文字比对
真品:笔画刚劲有力,“泰”字捺笔舒展,“寳”字贝部方正
伪品:字体呆板,笔画粘连(现代激光雕刻仿品需警惕)
锈色分析
自然锈:绿锈或红锈层次分明,与钱体结合牢固(盐酸测试无剧烈反应)
人工锈:颜色单一,易脱落
声音测试
真品:敲击声沉闷(因年代久远内部氧化)
新仿品:声音清脆
重量与尺寸
真品:约3.5-5克(因锈蚀可能略轻)
现代仿品:多采用标准铜材,重量偏大
稀缺性
存世量极少,公开拍卖记录不足10枚
朝鲜钱币中罕见非“常平”系列品种
市场参考价
品相 | 价格范围(人民币) |
---|---|
极美品(字口深) | 8,000-15,000 |
上品(轻微磨损) | 3,000-6,000 |
中品(锈蚀重) | 500-2,000 |
增值潜力
朝鲜钱币近年热度上升,但需警惕仿品泛滥
学术价值高于市场价值(需进一步考证历史背景)
文献考证
查阅《朝鲜王朝实录》《韩国货币史》确认“泰德”年号或铸币记录
对比日本“宽永通宝”私铸版特征(可能存在跨境影响)
科学检测
X射线荧光分析(确认铜锡比例)
碳14测年(适用于有机残留物锈层)
收藏渠道
推荐通过韩国KOSCA(韩国钱币学会)认证交易
国内可选华夏古泉、园地拍卖等专业平台
注意事项:
该钱币未被《中国钱币大辞典》收录,可能存在误读(如“泰”字或为“常”字锈蚀变形)
高价值钱币务必要求卖家提供X光透射图(观察内部腐蚀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