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发行) 的详细发行信息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涵盖背景、面额、珍稀品种、收藏价值等关键内容:
首发时间:1948年12月1日(由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停止流通:1955年5月10日(第二套人民币取代)。
目的:统一全国货币体系,解决解放区货币混乱问题(原各解放区使用不同货币)。
设计特点:
主题:工农生产、交通运输、风景建筑。
无国徽和毛主席像(因建国前设计)。
12种面额: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
62种版别:因不同年份、印制厂、图案差异细分(如“工厂”版、“耕地”版等)。
“四大天王”(存世量极少):
壹万圆“牧马图”(1951年,内蒙古主题,市价超500万元)。
伍仟圆“蒙古包”(1951年,内蒙古主题,市价约200万元)。
伍佰圆“瞻德城”(1951年,新疆主题,市价约100万元)。
壹万圆“骆驼队”(1951年,新疆主题,市价约50万元)。
关键点:
纸张:真品为老棉纸或桑皮纸,手感厚实,无荧光反应。
印刷:多为胶印+凸版,颜色沉稳,仿品色彩鲜艳。
暗记:部分券别有隐蔽文字(如“中”、“人”字暗记)。
磨损:真币流通痕迹自然,假币做旧生硬。
全套62张:
九成品相:市场估价超5000万元(因“四大天王”稀缺)。
普通单张:如100元“轮船”约5000-1万元。
渠道:
拍卖行:嘉德、保利等大型拍卖会(高价值品种)。
钱币市场:北京马甸、上海卢工等实体市场。
评级公司:通过PCGS、GBCA认证后溢价出售。
决定因素:
稀缺性(如“牧马图”仅发行约5000张)。
品相(原色无折痕、无修补的“全品”价格翻倍)。
历史意义(如1948年首发版比1953年再版贵)。
防伪技术落后:第一套人民币易被高仿,建议购买评级币(如PMG封装)。
法律风险:
买卖真币合法,但禁止伪造或走私。
出土钱币需遵守《文物保护法》。
保存方法:
避光防潮,用无酸纸夹保存,勿直接用手触摸。
推荐书籍:《中国人民币收藏与鉴赏》、《第一套人民币图录》。
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官网“货币发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