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蟠龙邮票是大清正式开办国家邮政后正式印制发行的唯一的一套普票。自 1897年10月1日至1911年底共计12年多的时间里一共发行了三版蟠龙邮票,大致的情况是: 大清第一版蟠龙邮票:日本东京筑地活版印刷所石印版印制。于1897年10月1日正式发行使用...
大清蟠龙邮票,发行于1896年3月20日。这是大清邮局脱离海关,光绪皇帝御准开办大清邮政以后第一次正式发行的邮票,它是中国邮票史上首次由皇帝亲自御批的邮票。蟠龙邮票画面的整体布局采用了满满堂堂、中心取圆、局部透白、四角衬花的传统技法。 ...
1898年,清代国家邮政发行。图案与一次蟠龙大致相同。邮票上英文改为CHINESE IMPERIAL POST(中华帝国邮政)。面值与一次蟠龙相同而刷色略异。蟠龙图:半分(棕)、1分(赭黄)、2分(红)、4分(棕红)5分(桔)、1角(深绿);鲤鱼图:...
万寿纪念邮票加盖暂作洋银面值的情况和小龙邮票的加盖是同时进行的,故也有小字与大字之分。 万寿加小字改值邮票的发行日期,各邮票目录多列为1897年1月2日.但是周今觉在《华邮图鉴》中写道应为1896年12月18日,理由是大清正...
1897年春,大清邮政官局奉旨正式开办时,亟需大量洋银面值的邮资票品发往各局售用。先将海关试办时期留存的小龙邮票、万寿纪念邮票以及红印花原票等拿来加字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初具规模的大清邮政,作为此后的常用邮资票品,不仅设计、发行了...
大清蟠龙邮票是1896年3月20日大清邮局脱离海关正式开办大清国邮政以来发行的首套普通邮票,蟠龙指以团花曲蟠的形式,呈圆形模样的团龙。 蟠龙邮票画面的整体布局采用了满满堂堂、中心取圆、局部透白、四角衬花的传统技法,即先...
1895 年9 月14 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批准印制红印花,由伦敦华德路公司负责承印。红印花的图案为中心圆内置阿拉伯数字3,并缀英文CENTS;上面横排英文CHINA,下端横排英文REVENUE,图案以白色雕出的网眼花边花纹为衬底。红印花雕刻精...
对于收藏邮票,除了欣赏外,价格是最受关注的,收藏市场一直存在的潜规则是物以稀为贵,大家在进行邮票回收时要遵循这点,现存量少的山村老尸它的价格自然会高,未来上涨空间也会特别大,即使有的邮票会因为题材特殊而受到大家喜欢,这类邮票的价格在...
大龙邮票从1878年开始印刷发行之后,铜质的印模经过多次印刷而逐渐磨损剥蚀,虽然在后期剔去了不堪再用的印模,全张枚数由25枚减为20枚,但是最终因几乎全部子模都有严重磨损无法再用,而不得不重新设计印制新的邮票,即通常所说的小龙票。其实大龙邮...
历来传说,小龙邮票和大龙邮票一样,也是由海关总税务司署驻上海的海关造册处印制。但在四十年代中有一位着名邮学家突然宣称,他有绝对可靠的消息,小龙邮票是在英国华德路公司印制的,这在当时的中国集邮界引起了一场争论。后来有一位集邮家写信去问...
大龙邮票发行后的6年后,即1884年海关上海造册处鉴于大龙邮票的印模严重磨损,不堪再用,遂向总税务司赫德提出改铸新模、发行新票的建议,很快获准。于是,造册处向海关驻伦敦办事处提出申请,订购印制新邮票所需的各项物资,并将印模的制作委托给曾...
1897.6(光绪二十三年五月)黑字加盖,图(1-6) 40(2*4*5)、图7 20(4*5)、图(8-9) 25(5*5),[Pr]上海总税务司署造册处。售至1897.9.30(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初五日)止。 加盖阿拉伯数字较大,加盖中文字下端与阿拉伯数字上端间距为1.5mm,故称...
对于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贰分邮票有大字和小字两种之分,小字主要特征是小字的2字与英文Cents字在同一排;大字则为两排,2字在英文Cents上面,小字2分全张票共100枚,分为5次加盖,每次加盖20(10×2)枚。当时由上海一家私人印厂...
中国邮票史上最为珍贵的红印花,被称为邮票中的王者。明艳夺目的身姿、美轮美奂的设计,使得无数收藏者顶礼膜拜。它早已蜚声国际,成为中外各大邮品拍会中永远的魁首。以红印花原票为首的红印花珍邮家族中,更有因为加盖改值而诞生的最古...
在加盖的红印花当中,5元邮票是其中面值最高的。 当伍圆字模与大字当壹圆字模相同,仅将壹字换为伍字。其加盖数量约2万枚,但由于面值高,出售极少,是专门为邮政汇票之用发行的。部分寄国外信件也需要此种高面值邮票,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