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薄纸大龙邮票 薄纸大龙邮票于1878年7月发行,纸质韧薄,略呈透明,图幅22.5mm*25.5mm,有背胶,图框间距约2.5mm,无水印,全张为25枚(5*5),但叁分银全张为20枚(5*4),齿孔12.5度。 二,阔边大龙邮票 阔边大龙邮票发行于1882...
大龙邮票先后分三期印制、发行,根据图距版式和纸张等特征分为三个版本。 1.薄纸大龙 1878-1882年间发行的大龙邮票,所用的纸张薄而具有韧性,略呈透明,故称之为薄纸大龙。起初整版为25(5*5)枚,之后3分银改为了20(5*4)枚。这段时期也...
一,小字当壹元 在加盖一元票时先加盖了小字当壹元票,因觉得字太小,改用大字。小字当壹元票仅加盖了40枚,除售出一部分外,其他被当时清代邮政邮票设计人员德国人费拉尔私藏。1927年我国著名集邮家、有票王之称的周今觉先生得知费拉尔有红...
红印花加盖邮票是中国1886年3月20日清朝光绪帝批准南洋大臣张之洞关于开办大清邮政奏折后,对国家邮政进行了积极筹办,1897年2月20日大清邮政正式成立,因为当时委托日本、英国厂商印制的大清邮政邮票未到,虽暂使用了原海关邮政印制的小龙和万寿邮票...
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贰分邮票,有大字、小字两种。小字的主要特征是小字的2字与英文Cents字平列(同是一排);大字则为两排,2字排在英文Cents的上面。小字加盖全张分为5张加盖,每次加盖20(10×2)枚。当时由上海一家私人印厂...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
宽边大龙邮票一共三枚,每枚横为27毫米;纵为30毫米。分别为绿色壹分银、红色叁分银和黄色伍分银,画面图案为龙,邮票上方写有大清字样,下方为面值,右边写有邮政局字样,保存完好。 相关背景资料:1878年的7月,中国首套邮票,大龙邮...
海关一次云龙邮票又称海军海关大龙邮票,俗称大龙票,1866年我国清代海关兼办邮政,1878年扩大办理邮务,同年发行海关一次云龙邮票。 该邮票票面上印有大清邮政局字样,是我国第一套邮票,全套共3枚,面值以银两为单位:一分银(绿)、...
阔边大龙邮票亦称薄纸阔纸大龙票。1882年第二期发行的海关一次云龙邮票,纸质同第一期,唯五分银用薄型书写纸印制,容易脆裂。齿槽宽至4.5毫米。一分银、二分银全张邮票枚数为3x5=15;枚五分银仍然为5x5=25枚。"阔边黄五分银"25枚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
1878年8月15日(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一般认为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为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云龙。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
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贰分的试盖样票,也称红印花小字2分绿色加盖票,因用绿色油墨加盖在红印花原票上,故被雅称为绿衣红娘。此票为试色样票,仅少量流出,最早于1942年在上海出现。据考证,此票存世约为9枚,且大多数都是单枚票,由中国邮...
伦敦版有水印蟠龙票全套十二枚,半分至壹角中心绘蟠龙,贰角至伍角中心绘跃鲤,壹圆至伍圆中心绘飞雁,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以雕刻凹版印制,所用纸张有太极图水印,因纸质较厚水印不甚明显,齿孔12至16度,有混合齿。 伦敦雕刻凹版线纹极精细,...
日本版蟠龙变体票全套12枚,面值以洋银圆、角、分为单位。半分至1角以蟠龙为图案;2角至5角的以鲤鱼为图案;1元至5元以飞雁为图案。由费拉尔设计。 在日本筑地活版印刷所采用石版印刷,称日本版蟠龙邮票,这套邮票采用太极图水印纸印制。其...
清朝日本版蟠龙邮票1897年8月16日发行(光绪二十三年七月十九日),全套共12枚枚,半分至1角图案为蟠龙,2角至5角图案为鲤鱼,1圆至5圆图案为飞雁。石印印刷,也称清一次石印蟠龙邮票,纸质有厚薄两种,有太极图水印,薄纸较易看出水印,厚纸不...
伦敦版有水印蟠龙票全套十二枚,半分至壹角中心绘蟠龙,贰角至伍角中心绘跃鲤,壹圆至伍圆中心绘飞雁,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以雕刻凹版印制,所用纸张有太极图水印,因纸质较厚水印不甚明显,齿孔12至16度,有混合齿。 伦敦雕刻凹版线纹极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