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寿纪念邮票加盖暂作洋银面值的情况和小龙邮票的加盖是同时进行的,故也有小字与大字之分。 万寿加小字改值邮票的发行日期,各邮票目录多列为1897年1月2日.但是周今觉在《华邮图鉴》中写道应为1896年12月18日,理由是大清正...
小龙邮票又被称为海关小龙邮票,我国台湾邮政当局则称之为海关二次云龙・..实际上,第二期小龙邮票中也有极少数的毛齿票。 邮票名称:海关小龙邮票(毛齿) 发行时间:1885.11.25 枚数:3 版别:凸版 印刷厂:上海海关...
海关一次云龙邮票又称海关大龙邮票,俗称大龙票。1866年我国清代海关兼办邮政,1878年扩大办理邮务,同年发行海关一次云龙邮票。邮票票面上印有大清邮政局字样,是我国第一套邮票。全套共3枚,面值以银两为单位:一分银(绿)、三分银(暗红...
1991年,夏衍将包罗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和红印花邮票等在内的共233件珍贵邮品捐赠给西安博物馆。在夏衍去世后,其长女沈宁又于2009年将父亲留下的7539件邮品捐赠给西安博物馆,这一批邮品内容涉及诸多国家和地域,其中尤以中国、苏联、匈牙利、日本、...
伦敦版有水印蟠龙票全套十二枚,半分至壹角中心绘蟠龙,贰角至伍角中心绘跃鲤,壹圆至伍圆中心绘飞雁,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以雕刻凹版印制,所用纸张有太极图水印,因纸质较厚水印不甚明显,齿孔12至16度,有混合齿。 伦敦雕刻凹版线纹极精细,...
1897.6(光绪二十三年五月)黑字加盖,图(1-6) 40(2*4*5)、图7 20(4*5)、图(8-9) 25(5*5),[Pr]上海总税务司署造册处。售至1897.9.30(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初五日)止。 加盖阿拉伯数字较大,加盖中文字下端与阿拉伯数字上端间距为1.5mm,故称...
1897.3.1(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黑字加盖,图(1-6)80(4*4*5);图(7-9)50(2*5*5),[Pr]上海总税务司署造册处加盖的阿拉伯数字较大,加盖中文字下端与阿拉伯数字上端距离为2.5mm1/2分//3分银,出现三种变体票:t漏盖、直双连中缝漏齿、横双连中缝...
邮政正式开办后首次发行的正式邮票,以洋银圆、角、分为单位,采用蟠龙、跃鲤、飞雁为中心图案,由费拉尔设计绘图。龙为满清国徽,雁鲤则象征鸿雁传书及鱼藏尺素,寓邮递之意。原向华德路公司订印,因路途遥远,往返费时,缓不济急,由费氏另绘相似之...
无水印蟠龙票印行之初,刷色与面值分类,除多一种橘黄色之伍分票外,余均与有水印者同。为符合罗马邮政公约规定及业务需要,陆续添印或改色。这套邮票全套20枚,图案与普13相同。其中,蟠龙图13枚,刷色(按邮票顺序)分别为棕色,桔黄色,红色,绿色...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共有8种,即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红印花加盖大字当壹圆、红印花加盖大字当伍圆、红印花加盖小字暂作洋银贰分、红印花加盖大字暂作洋银贰分、红印花加盖大字当壹分、红印花加盖小字暂作洋银肆分、...
清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1894年11月7日),适逢慈禧六十寿辰,当时邮政尚在海关初办时期,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提议发行纪念邮票,图案由海关职员德国人费拉尔绘制,这是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 慈禧寿辰邮票也称万寿票,全套九枚,由于海...
慈禧寿辰纪念再版票,又称上海再版,俗称上海版。1984年为万寿票的初版,1897年万寿票再版印刷,水印纸印刷,万寿再版票跟初版仅是刷色色度方面略有不同之外,其他的如纸张、齿孔、版别、面值及图案均相同。 慈禧寿辰纪念再版票专门是为加盖而印...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之原票,是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于1896年9月采用印制钞票同等级的雕刻凹版技术精印。为了搭配红印花精美几何网纹的印刷,邮票纸质是一种无水印的厚白洋纸。这种邮票用纸,纸质坚韧厚实,不易揭薄破损。至于红印花原票的图案则全部...
普12.日本版蟠龙邮票 ( Ord.12 Japan Print Coiling Dragon Issue)1897.10.1(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初六),石版印,太极图水印,[A]费拉尔,[p]日本筑地活版印刷所。1/2分,紫,出现两种变体票:直双连中缝漏齿、横双连中缝漏齿,发行481200枚;1分,金黄,发...
小贰分的绿色加盖试样票,有绿衣红娘之雅称。 这套邮票最初由陈志川向某外国人购得,后来因为陈专集大龙邮票,便在1941年卖给天津宋慧泉;但转让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众多集邮者相互较劲,只为得此珍品。起初,有人怀疑绿衣红娘的成因是黑色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