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 1 元双马耕地(百科全书)

2025-03-19 09:45发布

第一套人民币 1 元双马耕地(百科全书)


一、概述

第一套人民币 1 元双马耕地版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发行的纸币之一,正面图案描绘了两匹马在田地里耕作的场景,因此被称为“1 元双马耕地”。这张纸币的设计体现了当时中国农业社会的重要性,象征着农民的辛勤劳作和新中国建设的基础。

该纸币属于第一套人民币的一部分,在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由于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较为稀缺的存世量,成为人民币收藏者中备受推崇的珍品。


二、基本信息

项目详细内容
面值1 元
发行时间1948年12月1日
停用时间1955年5月10日
票面尺寸125mm × 57mm
颜色棕绿色
正面图案双马耕地
背面图案传统花纹
印制单位东北银行
防伪特征无水印
存世量稀少,收藏价值较高

三、纸币设计与特点

1. 正面设计

纸币的正面图案是双马耕地,这体现了当时农村经济的核心——农业。在正面,图案描绘了两匹马并驾齐驱,耕作农田的场景,象征着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农业生产力。

  • 双马耕地:两匹马通过耕犁耕地的形象,体现了中国当时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特别是广泛的农耕文化。

  • 字体设计:上方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中央印有“壹圆”字样,四周用装饰性花纹装点,整体设计简洁且富有中国特色。

2. 背面设计

背面的设计相较于正面更加简洁,主要采用了传统花纹的装饰,增强了纸币的防伪性。整体风格与其他第一套人民币的纸币保持一致,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

3. 颜色与印刷工艺

  • 主色调为棕绿色,与其他第一套人民币的色调相近。

  • 采用胶印技术印刷,精细的印刷工艺保证了票面的细节表现,纸张质感较为厚实。

4. 纸币尺寸

1 元双马耕地版的尺寸为 125mm × 57mm,比一些其他1元面额的纸币略小。


四、历史背景

1. 发行背景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了决定性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以取代各解放区的旧币,并实现货币统一。农田耕作和农业发展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双马耕地版的设计正是体现了农业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2. 停止流通

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币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开始回收并停止流通。1元双马耕地版在1955年5月10日正式停止流通。由于该纸币的存世量稀少,成为了人民币收藏市场中的珍贵品种。


五、存世量与收藏价值

1. 存世量

由于1元双马耕地版的发行时间短,且停用后绝大部分被回收销毁,因此现存世量极少,其在第一套人民币中的稀有程度较高,尤其是品相完好的版本。

2. 收藏价值

  • 历史价值: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的纸币,1元双马耕地版是第一套人民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 文化价值:图案描绘了中国农业社会的重要性,具有很高的文化意义。

  • 市场价值:目前,1元双马耕地版在市场上的价格大致在数万元,具体价格取决于其品相、评级、市场需求等因素。

3. 评级与品相对价格的影响

1元双马耕地版的市场价值会受到纸币品相的影响。

  • PMG 60 以上(未流通品):价格最高,适合长期收藏。

  • PMG 40-58(轻微流通品):价格较高,仍具收藏价值。

  • PMG 20-39(中等流通品):市场价格相对较低,适合普通收藏者。

  • PMG 1-19(重度流通品):价格较低,主要作为历史资料收藏。


六、如何辨别真伪

由于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价值,市场上存在一些仿制品,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印刷工艺

  • 真币采用胶印技术,细节清晰,线条分明,而伪造币常会有模糊的印刷效果。

2. 纸张材质

  • 真币纸张厚实,手感较好,而伪造币的纸张较薄,质感差。

3. 颜色与图案比对

  • 真币的色彩鲜艳、深沉,伪造品则常见颜色偏浅,图案不清晰。

4. 尺寸与细节

  • 1元双马耕地版的标准尺寸为 125mm × 57mm,若纸币尺寸明显偏差,可能是伪造品。


七、结论

第一套人民币 1 元双马耕地版是一张具有历史意义文化价值的纸币。由于其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特殊背景,以及其在流通过程中的短暂时间,导致了它的存世量非常稀少,因此成为了收藏界的珍品。

如果您有兴趣收藏这一版本的纸币,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确保纸币的真伪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