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中的10000元面额纸币共有四种不同版别,发行于1950年前后,是当时面值最大的券种之一。这些高面额纸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货膨胀的经济背景,后因货币制度改革(1955年第二套人民币发行)退出流通。以下是四种版本的详细信息:
发行时间:1950年1月20日
正面图案:左侧为军舰图案,主色调为浅紫色。
背面图案:花符及面值,主色为茶色。
特点:首张发行的10000元券,存世量较少,收藏价值较高。
发行时间:1950年1月20日
正面图案:左侧双马耕地图,主色调为深棕色。
背面图案:牧羊群及花符,主色为绿色。
特点:设计体现农业生产主题,流通时间较短。
发行时间:1951年10月1日
正面图案:沙漠中行走的骆驼队,主色调为茶红色。
背面图案:花符及维文行名(专供新疆地区流通)。
特点:区域发行,存世稀少,是收藏中的珍品。
发行时间:1951年5月17日
正面图案:左侧牧马图,主色调为浅蓝/绿色。
背面图案:花符及蒙文行名(专供内蒙古地区流通)。
特点:区域流通,现存极少,市场价值极高。
稀有度:骆驼队和牧马版因区域发行且回收彻底,最为珍贵;军舰和双马耕地版次之。
价格范围(2023年参考):
普通品相(军舰/双马耕地):5万—20万元人民币
骆驼队/牧马版:全品相可达50万—100万元以上,甚至更高。
注意事项:
真伪需专业鉴定(关注纸张、油墨、印刷细节)。
品相(磨损程度)对价格影响极大。
如需进一步鉴别或了解拍卖行情,建议咨询专业钱币机构或参考权威目录(如《中国人民币收藏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