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币收藏"四大天王"之一,存世量不足百张)
发行时间:1953年12月
停用时间:1955年4月1日(流通仅16个月)
票面尺寸:140mm × 75mm
印刷单位:北京印钞厂(苏联专家指导)
历史地位:人民币史上最大面值纸币之一,见证建国初期经济重建
正面图案:
左侧为苏式联合收割机作业场景(反映农业机械化理想)
右侧竖排"伍萬圓"字样,下方"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底纹为几何纹与麦穗组合(象征"工农联盟")
背面图案:
中心巨型花符设计(防伪重点区域)
四角"50000"面值数字,无主题图案
区域 | 主色调 | 特殊工艺 |
---|---|---|
正面主图 | 深绿色 | 渐变油墨(苏联特供) |
正面底纹 | 浅黄色 | 双色交叉印刷 |
背面花符 | 紫红色 | 磁性油墨(早期防伪尝试) |
凹版印刷:收割机齿轮、麦穗颗粒触感明显
隐藏暗记:
收割机驾驶舱下方藏"人"字(0.8mm大小)
背面花符右侧有"民"字暗记
纸张特性:含蚕丝纤维,透光可见"云絮状"纹理
总发行量:约1.2亿张(1953-1955年)
实际流通量:不足30%(大部分用于银行间结算)
品相等级 | 预估存世量 | 备注 |
---|---|---|
全新未流通 | 3-5张 | 博物馆藏品为主 |
极美品 | 15-20张 | 轻微流通痕迹 |
流通品 | 30-40张 | 明显折痕/污渍 |
残次品 | 50+张 | 修补或严重破损 |
特殊发现:2019年内蒙古发现未裁切三联张,创拍卖纪录
品相 | 国内拍卖价 | 私下交易价 | 国际拍卖价(美元) |
---|---|---|---|
全新未流通 | 280万-450万 | 200万-350万 | 450,000−700,000 |
极美品 | 120万-220万 | 80万-150万 | 180,000−350,000 |
流通品 | 40万-90万 | 30万-60万 | 60,000−140,000 |
残次品 | 8万-25万 | 5万-15万 | 12,000−40,000 |
溢价因素:
连号每增加1张溢价15%
特殊号码(如"888888")价格翻倍
带原始发行单据额外增值30%
| 鉴别点 | 真币特征 | 假币破绽 |
|--------------|--------------------------|--------------------------|
| 纸张手感 | 棉麻质感,弹性好 | 现代纸光滑/脆硬 |
| 凹版触感 | 收割机刀片立体可触 | 平面印刷无凹凸 |
| 暗记系统 | "人""民"两处暗记完整 | 缺暗记或位置错误 |
| 油墨氧化 | 自然褪色(绿→橄榄色) | 颜色鲜艳或化学做旧 |
| 透光纹理 | 不规则纤维云纹 | 规则网格/无纤维 |
| 紫外反应 | 全区域无荧光 | 背面上光剂发光 |
| 图案精度 | 麦穗芒刺清晰(20倍放大) | 模糊/断线 |
| 尺寸公差 | 139.5-140.5mm(允许误差) | 138mm或142mm以上 |
| 历史痕迹 | 自然磨损与折痕方向一致 | 人为做旧痕迹生硬 |
1953年正值"一五计划"开局,该纸币实质是"实物货币"(1张≈50担稻谷)
1954年通胀率仍达25%,催生超大面额需求
收割机图案象征"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年启动)
与同期的"新华门"版构成"工农联盟"货币体系
1955年兑换期,边远地区采取"以物换钞"(用日用品回收纸币)
银行销毁档案显示:95%的回收券被碎纸机处理,剩余用作"练功券"
进阶鉴定:
使用80倍显微镜核查暗记
红外检测油墨光谱(真币有特定吸收峰)
保存禁忌:
禁止使用PVC材质收纳(会导致酸化)
相对湿度需控制在45%±5%
投资策略:
关注"文物流通"特殊渠道(有合法来源证明)
优先选择PMG64分以上评级币
2021年上海泓盛拍卖:PMG53分成交368万元
2023年香港斯宾克:三联张未裁切版132万美元
2024年民间最高成交:带原封签条2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