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第二套人民币所有面值与版别详解》完整版资料。第二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55年3月1日正式发行,发行时间跨度从1955年至1962年,面额从1分到10元不等,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重点特点:
设计精美,包含多个印刷版别
多采用苏联凹印技术,有“苏三币”说法
部分券种已属珍贵文物级收藏品
—
第二套人民币面值与版别总览:
面额 | 材质 | 发行时间 | 常见版别/颜色 | 备注 |
---|---|---|---|---|
1分 | 纸币 | 1955年 | 红色 | 无号,铅印,有水印无水印版本 |
2分 | 纸币 | 1955年 | 蓝色 | 与1分相似,留意水印变化 |
5分 | 纸币 | 1955年 | 绿色 | 通用性强,印刷数量大 |
1角 | 纸币 | 1955年 | 棕红色 | 无号,背面苏体拼音 |
2角 | 纸币 | 1955年 | 绿色 | 与1角成套出现 |
5角 | 纸币 | 1955年 | 深绿色/黄绿色 | 极为稀少,有“苏三币”之一 |
1元 | 纸币 | 1956年 | 黑色 | “苏三币”之一,雕刻版,稀缺 |
2元 | 纸币 | 1955年 | 深绿色(朱红二元) | 存世极少,十万级收藏价值 |
3元 | 纸币 | 1955年 | 橙色、褐红 | 极为罕见,“苏三币”之一,极高价值 |
5元 | 纸币 | 1956年/1960年 | 黑色/红色/绿色版别 | 有“行长章”与“副总章”两个版本 |
10元 | 纸币 | 1957年/1962年 | 大黑十、红十、蓝十 | 大黑十最稀少,十大珍币之一 |
—
各面额详细介绍如下:
1分、2分、5分纸币(1953年版)
材质:棉纸
特点:正面为工农图案,背面有拼音“中国人民银行”
无编号
印量大,收藏价值不高,但完整品相成套仍受欢迎
1角(棕红色)
正面图案:飞机起飞(苏联图案风格)
背面拼音:“ZHONGGUO RENMIN YINHANG”
特点:多为1953年字样,背“万”字号稀缺
2角(绿色)
图案:农业拖拉机作业图
有编号:7位或8位不等
收藏价值略高于1角
5角(绿色/黄绿色)
极为稀有!
图案:机械厂内车床加工图景
收藏界称其为“苏三币”之一(另一说法中包括3元和1元)
1元(黑色)
正面图案:工农联盟(戴安全帽工人和农村女性)
背面拼音:ZHONGGUO RENMIN YINHANG
极具代表性,“苏三币”之一
多为凹印印刷,防伪极高
2元(深绿/朱红)
极罕见,朱红色为收藏重器
图案:交通运输图,火车和轮船交汇
存世极少,民间几乎不可见
3元(橘色/棕红)
极具辨识度,图案为民族团结(朝鲜族、回族、蒙古族等人民)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一张面额为“三元”的货币
“苏三币”之首,存世极少
5元(1956黑色版、1960红/绿色)
图案:工人群像,工业风格浓郁
版别区分:黑五元(早期)稀有;红五元(流通广)、绿五元(相对常见)
10元(大黑十、红十、蓝十)
大黑十(1957年):
正面:工人农民形象
背面英文拼音“中国人民银行”
存世罕见,十大珍币之一
1962年红/蓝十:
图案:工人农民及解放军战士
版本丰富,有三冠八号、行长签章版别差异
特别说明:苏三币是指:
第二套人民币中发行时间早、图案特殊、发行量极少的三种纸币
3元(1953年)
1元(黑色,1956年)
5角(深绿/黄绿)
这三者构成收藏界最为珍贵的一组纸币,被称为“人民币三宝”。
版本统计 & 收藏建议(简要):
面额 | 稀有程度 | 收藏建议 |
---|---|---|
1分~5分 | 普通 | 成套收藏佳,适合入门者 |
1角~2角 | 稍稀 | 注意水印、有无编号区分 |
5角 | 极稀 | 收藏级别,单张价值高 |
1元 | 较稀 | 市场较大,完整品相有潜力 |
2元 | 超稀 | 市场已断货,价格数十万元级别 |
3元 | 超稀 | 历史价值极高,升值空间大 |
5元 | 中等 | 红、绿五元适合普通收藏 |
10元 | 黑十极稀 | 黑十极其罕见,红十/蓝十收藏价值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