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史上首张天安门纸币)
正式名称:1953年版1元人民币
俗称:红1元、天安门红1元
发行时间:1955年3月1日
停用时间:1969年10月20日
票幅尺寸:150×67.5mm
印刷工艺:胶凹套印(苏联技术支持)
历史地位:人民币史上第一张天安门主题纸币
主色调:枣红色(氧化后泛紫红)
水印:空心五角星满版水印
冠号特征:
早期冠:ⅠⅡⅢ、ⅡⅢⅠ、ⅢⅠⅡ(1955-1956)
后期冠:ⅣⅤⅥ、ⅤⅥⅦ等(1957年后)
特征:颜色偏粉红,水印模糊
存世:仅中国人民银行博物馆藏有样票
总发行量:约5亿张
存世情况:
流通品:约50万张
全新品:<8000张(PMG认证仅1862张)
回收原因:油墨不耐磨,1969年全面回收
水印验证
真品:透光见均匀空心五角星(间距约7mm)
假币:水印模糊或排列错乱
暗记系统
天安门右侧华表藏"中"字(0.3mm)
背面花纹含"1953"年号微缩
油墨特征
真品:氧化后呈现紫红色晕染
假币:颜色呆板无层次
印刷工艺
真品:凹印手感明显,天安门城砖立体
假币:胶印平滑无凹凸
冠号规律
真品仅见Ⅰ-Ⅹ的罗马数字组合
假币常见"ⅪⅫ"等错误冠字
品相 | 特征 | 价格区间 |
---|---|---|
全新 | 四角尖挺 | 3000-10000元 |
极美 | 轻微泛黄 | 1500-5000元 |
流通 | 明显折痕 | 500-2000元 |
评级币(PMG65) | 6000-15000元 |
特殊版本溢价:
早期冠(ⅠⅡⅢ)溢价50%
连号百张:20-30万元
设计渊源
天安门图案象征新中国政权
苏联专家参与设计防伪
技术缺陷
1956年发现红色油墨易褪色
周恩来批示改版为黑1元
政治意义
首套完整国徽图案纸币
暗记"中"字隐含"中华人民共和国"
优选标准
选择颜色鲜艳的早期版
重视冠号(ⅠⅡⅢ最珍贵)
保存要点
避光保存(防褪色)
使用无酸纸夹
鉴伪重点
必查华表"中"字暗记
认准PMG评级标签
市场趋势:年涨幅稳定在10-12%,好品相稀缺性持续上升。特殊号码(如"ⅠⅡⅢ 8888888")近年拍卖价超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