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中的**“1元火车图”纸币**,是我国1948年—1955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中较为知名的一个币种,因其正面图案印有火车机车头图案,俗称“火车头一元”或“1元火车图”。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第一套人民币 1元 火车图 |
发行时间 | 1949年(印制于东北) |
面额 | 壹元(1元) |
正面图案 | 工厂与一列火车头图案 |
背面文字 | 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汉字组成的面额标识 |
尺寸大小 | 125mm × 70mm |
票面颜色 | 蓝黑色调 |
印刷方式 | 胶印+雕刻 |
印制单位 | 东北银行印钞厂 |
编号规则 | 左右各一组冠号+7位数字,部分特殊号更稀有 |
正面:左侧为火车头图案,右侧为工厂烟囱林立,象征新中国工业现代化和运输畅通。
背面:四种民族语言标注“壹圆”,体现多民族团结。
此图案在当时具有浓烈的**“新中国建设”**象征意义。
存世量:极为稀少
原因:第一套人民币回收销毁比例高,尤其1元面额因流通多、保存难,现存品相完整的数量极低。
市场上“火车图”多为破损、残角、四五品以下的票样。
品相等级 | 参考市场价(单张) |
---|---|
十品(完美未流通) | ¥150,000 元以上 |
九品(极美品) | ¥80,000–120,000 |
八品(有轻微瑕疵) | ¥40,000–60,000 |
六品以下 | ¥10,000–30,000 |
特别提示:号码靓号(如豹子号、顺子号)、连号票、错版、红印版等,价格还可翻倍。
鉴别点 | 真币特征 |
---|---|
纸张 | 东北特种棉纸,有明显纤维感 |
印刷 | 雕刻线条细腻,层次感强 |
字体 | “壹圆”字迹遒劲有力,非打印体 |
背面语言 | 蒙、维、藏、汉字清晰无误 |
冠号 | 常见冠号如“ⅡⅡ”、“ⅢⅢ”开头 |
虽然我无法展示真票实物,但您可以在以下关键词图像搜索时查看其样式:
✅ 建议通过正规收藏市场、拍卖会、具备专业评级的渠道购买。
❌ 避免低价“高仿”诱惑,已有大量高仿一元火车图流入市场。
✅ 推荐做纸币评级(如PMG评级),更利于保值与拍卖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