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钱币种类繁多,包括铜币、银元、纸币以及部分金币,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以下是民国钱币的主要类别及特点:1. 铜币(制钱、铜元)(1)清末铜元沿用清朝晚期(光绪年间)开始铸造铜元,民国初期仍在流通。铜元面值通常为**"制钱十文"、"二十文"**等,背面常有龙、嘉禾或其他图案。(2)民国铜币"中华民国开国纪念...
邮票凹版印刷(Intaglio Printing)简介凹版印刷(Intaglio Printing) 是一种高精度、高质量的印刷方式,常用于邮票、纸币、护照等重要文件。在这种印刷方式中,图案部分是刻在印刷版的凹槽内,油墨填充到这些凹槽中后,通过高压将油墨转印到纸张上。因此,凹版印刷的邮票通常具有立体感强、线条精细、油墨厚实、触感明显的特点,被认为是最具艺术感和防伪功能的印刷方式之一。1. 凹版印刷...
005本区交通无面值邮票1946年1月由华中五分区交通科发行,凸版印刷版别,无齿孔,图幅19.5*19.5mm。 该套邮票共3枚,由华中五分区交通科于1946年发行,限于本区使用。无面值,不显示发行单位。 3-1为帆船图,棕红色,中间有紫色平字样,用于平信; 3-2为飞鹰图,紫色,中间有红色快字样,用于快信; 3-3也为飞鹰图,棕红色,中间有黑色秘密字样,用于机密信件。...
红印花小2分倒盖兼复盖:加盖暂作洋银贰分邮票,其阿拉伯数字2有大字、小字两种。红印花小2分票是由上海一家私人印刷厂承担加盖,在加盖时,由于操作者一时疏忽,误把加盖的红印花原票倒置,造成倒盖错体票;在加盖过程中,由于人为或机器事故,在加盖过程中连续重复加盖,形成类似重影的复盖。复盖现象在加盖票中极少见,而红印花小贰分倒盖兼复盖邮票,不仅倒盖,而又复盖,是极难得的双料错体票。据考证,这种错体票存...
海关一次云龙邮票又称海关大龙邮票,俗称大龙票。1866年我国清代海关兼办邮政,1878年扩大办理邮务,同年发行海关一次云龙邮票。邮票票面上印有大清邮政局字样,是我国第一套邮票。全套共3枚,面值以银两为单位:一分银(绿)、三分银(暗红)、五分(桔黄)。邮票主图为蟠龙,衬以云彩水浪。图幅为22.5x25.5毫米。齿孔度数为12.5。雕刻铜版凸印,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刷厂承印。分三期印制发行,分别称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