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1955年5月10日流通)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发行的首套货币,共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版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图案、颜色、印刷时间等方面。以下是所有面值的发行信息汇总(按面额从小到大排列):
工人和农民(蓝黑色)
发行时间:1949年1月10日
票面特征:左侧工人、右侧农民,冠字为三位罗马数字。
工厂(浅蓝/红色)
发行时间:1949年8月
票面特征:左侧工厂图,红色为主色调。
牧羊(绿色)
发行时间:1949年2月23日
票面特征:左侧牧羊图,背面花符为绿色。
帆船(蓝色)
发行时间:1949年1月10日
票面特征:主图为帆船,冠字为三位罗马数字。
牧羊(绿色)
发行时间:1949年2月23日
票面特征:与1元牧羊同系列,面额改为5元。
水牛(蓝色)
发行时间:1949年7月
票面特征:左侧水牛耕地图。
织布(棕黄色)
发行时间:1949年8月
票面特征:左侧织布机图。
灌田和矿井(浅绿/黑色)
发行时间:1948年12月1日(首发版)
票面特征:左侧农田灌溉、右侧煤矿图。
锯木和犁田(黄色)
发行时间:1949年2月23日
票面特征:左侧锯木、右侧犁田图。
火车站(黑色)
发行时间:1949年5月25日
票面特征:主图为火车站。
工人和农民(浅绿/粉色)
发行时间:1949年8月
票面特征:左侧工人、右侧农民。
施肥和火车(蓝绿色)
发行时间:1948年12月1日
推车(棕色)
发行时间:1949年2月23日
万寿山(蓝紫色)
发行时间:1949年7月
工交(棕色)
发行时间:1949年8月
火车和帆船(紫色)
发行时间:1949年8月
打场(棕色)
发行时间:1949年9月
运煤和犁田(黑色)
发行时间:1949年10月
水车和矿井(蓝黑色)
发行时间:1948年12月1日
火车大桥(红色)
发行时间:1949年2月10日
列车(蓝色)
发行时间:1949年4月
工人和农民(红色)
发行时间:1949年8月
压道机(棕色)
发行时间:1949年10月3日
铁路(黑色)
发行时间:1949年10月20日
耕地和工厂(蓝黄色)
发行时间:1949年1月10日
工厂和火车(蓝黑色)
发行时间:1949年2月5日
万寿山(绿色)
发行时间:1949年2月5日
工厂(红色)
发行时间:1949年3月20日
北海桥(蓝黑色)
发行时间:1949年3月25日
轮船(红色)
发行时间:1949年5月4日
运输(紫色)
发行时间:1949年8月
帆船(黄色)
发行时间:1950年1月20日
颐和园(棕色)
发行时间:1949年3月20日
北海桥(蓝色)
发行时间:1949年7月
颐和园(蓝绿色)
发行时间:1949年3月20日
排云殿(紫色)
发行时间:1949年5月8日
长城(绿色)
发行时间:1949年8月
钢铁厂(黄色)
发行时间:1949年9月
割稻(棕色)
发行时间:1949年10月20日
农村(绿色)
发行时间:1949年9月10日
正阳门(灰蓝色)
发行时间:1949年9月10日
起重机(紫色)
发行时间:1949年10月3日
收割机(绿色)
发行时间:1949年10月20日
种地(棕色)
发行时间:1951年4月1日
瞻德城(紫色)
发行时间:1951年10月1日(“四大珍”之一,存世极少)
耕地(浅紫色)
发行时间:1949年9月11日
秋收(黄色)
发行时间:1949年10月3日
三台拖拉机(蓝黑色)
发行时间:1949年11月15日
推车(紫色)
发行时间:1949年12月23日
钱塘江桥(黑色)
发行时间:1950年1月20日
牧马(绿色)
发行时间:1951年10月1日(“四大珍”之一,存世极罕)
耕地机(蓝色)
发行时间:1950年1月20日
工厂和拖拉机(紫色)
发行时间:1950年1月20日
骆驼(蓝绿色)
发行时间:1951年5月17日
牧羊(紫色)
发行时间:1951年10月1日
蒙古包(绿色)
发行时间:1951年5月17日(“四大珍”之一)
骆驼(黄色)
发行时间:1950年1月20日
牧马(紫色)
发行时间:1951年5月17日(“四大珍”之首,存世不足百张)
轮船(紫色)
发行时间:1950年1月20日
双马耕地(黄色)
发行时间:1950年1月20日
新华门(棕色)
发行时间:1953年12月
票面特征:正面为北京新华门图。
收割机(绿色)
发行时间:1953年12月
票面特征:左侧收割机图。
稀有品种:
“四大珍品”:1万元“牧马图”、5000元“蒙古包”、500元“瞻德城”、1000元“牧马图”。
其他稀缺券种:50元“压道机”、100元“轮船”、5000元“骆驼队”等。
停用时间: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按1:10000兑换第二套人民币。
收藏价值:全套62张市场价格高达数百万元,单张珍品可达数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