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钱币 收藏百科

2024-12-03 16:54发布

  明朝的钱币主要有以下几种:

  大明宝钞

  简介: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于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面额分六等,分别为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其中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

  特点: 基本上沿袭元代钞制,版面设计简洁匀称,文字简练,刻工细腻。钞体为竖长方形,花栏内有龙、缠枝番莲、云气纹等图案,内栏上端书写钞额,钱图两边为“大明宝钞”“通行天下”九叠篆文8字 。但因纸质较差,难以耐久,且只发不收,不分界,不回收旧钞,发行数量无限制,导致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不到二十年便趋于衰败.

  铜钱

  大中通宝:朱元璋在称吴国公的时候设立宝源局铸造,以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后来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在江西设置宝泉局,铸造五种大中通宝钱,即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并在各省分设宝泉局铸造,背面有各省的局名,如北平、豫、洛、京、浙、福、鄂、广、桂等,每局有五等.

  洪武通宝: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铸造。洪武八年定钱制,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五等钱。小平钱在背面穿孔右边有“一钱”两字纪重,折二为二钱、折三为三钱、折五为五钱,当十为一两,当十钱的背面除有“一两”二字外,穿上面还有一个“十”字,读起来就是十一两。除南京宝源局外,各省都设宝泉局来铸造,小钱种类颇多,版别也多.

  永乐通宝:明成祖朱棣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铸行,全部为小平钱,光背无文,铜色紫红,为真书直读,制作精致统一,钱文秀逸,笔画端庄,传世较多,且曾大量通行于大明藩国或保持朝贡体系的国家.

  宣德通宝: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开铸,钱制沿永乐成规,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制作稍逊于“永乐通宝”,书法一般,版别较少.

  弘治通宝: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铸行,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版本较多,各地所出略有差异.

  嘉靖通宝: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开铸,为光背小平钱,真书直读,但含有隶意,存世较多。此钱开始采用黄铜铸钱,同时为防止私铸,还提高了铸钱工艺,铸造出火漆、碹边、金背等钱.

  隆庆通宝: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铸行,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钱制每文重一钱三分,有金背、火漆,铸钱比嘉靖时减少,当年两京铸钱仅二万贯,只及嘉靖时两京铸额的一半。由于铸造总量少,留存至今的隆庆通宝数量有限,故而价格较高,品相较好的隆庆通宝小平钱价格可达万元以上.

  万历通宝: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开铸,版本较多,万历小平钱为真书直读,大多背无文,少数背铸有文字或星月纹,但都较罕见.

  泰昌通宝: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年间并未铸钱,因其在位仅一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朱由校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为小平钱,真书直读,铜色淡红,也有黄铜钱,版本不多,有背月、背星钱.

  天启通宝:明熹宗朱由校执政期间铸造,有50多个版别,是明代流通量较多的钱币之一。单是币背面的文字,就有很多种,有纪局名、地名的户、工、高、浙、福、云、密、镇、府、院、新;纪重的有一钱、一钱一分、一钱二分等。初铸为小平钱,后开铸当十钱,小平钱背文多样,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较少.

  崇祯通宝: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始铸,钱文真书,通宝之“通”字有单点、双点之分,有小平、当二、当五、当十型大钱四种,小平、折二、折五钱背文繁杂混乱,有记重、记天干、记局、记地、记局兼记值、古语钱等,名目繁多,其中以光背及记地平钱为最多.

  南明时期钱币

  弘光通宝:明安宗朱由崧于崇祯十七年至弘光元年(公元1644年至1645年)所铸造,有小平、折二两种版式,小平有单点通、双点通及大弓、行弓、背星、背“凤”等版别,折二钱铸量较少,存世不多,价格较高.

  隆武通宝:南明礼部尚书黄道周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后,于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铸行,有小平、折二两种,小平钱分背有文及无文两类,光背小平钱存世较丰富,小平有背星纹及户、工、南、留等字,背无文小平钱有“正”隆、“生”隆、“缶“隆,又有武字笔画分上下点区别,此外还有“隆武通宝”铁钱,较为罕见.

  大明通宝:南明鲁王朱以海被奉为监国于浙江绍兴时所铸,材质有红铜、黄铜两种,铸造不精,只见小平钱,背铸“户”“工”“帅”等字,也见光背平钱,有的背“帅”在穿上,也有穿右“帅”字,存世较少.

  永历通宝:明昭宗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时铸,版式多种,可分四等,小平钱径2.52.7厘米,重44.8克,折二钱3厘米,折五钱3.2厘米,折十径3.54.5厘米,重1026克,轻重大小悬殊较大,除光背者外,小平钱背文有御敕督部道府留粤辅明定国,尚有记局、记值等,折五背文五厘,折十背文壹分。虽永历帝在位16年,台湾永历钱甚至流通时间达37年之久,但永历政权灭亡后,永历钱开始销毁改铸,加上清廷后来大力回收销毁,存世量在明年号钱中不算多.

  明末农民起义军钱币

  永昌通宝:李自成在崇祯十六年于西安称王,改元永昌,铸永昌通宝,分小平和当五两种.

  大顺通宝:张献忠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

  兴朝通宝: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入滇称东平王,铸兴朝通宝,该币有三等,小钱重一钱五分,光背;稍大的重二钱六分,背有“五厘”两个字;最大的重约六钱四分,背有“一分”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