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发行时间:1980年
停止流通:2000年7月1日
票面尺寸:105×50mm
印刷工艺:平版胶印
冠号特征:二罗马+八位数字或三罗马+七位数字
票面设计
正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图案(学生扛锄头)
背面:国徽与菊花图案
主色调:棕色系渐变
水印:无水印(区别于早期凹版水印版)
重要特征
采用国产103-4号钞票纸
油墨颜色较早期版略浅
是第三套人民币最晚发行的券别之一
五步鉴定法
早期:三罗马+七数字(存世较少)
后期:二罗马+八数字
触摸检测:平版印刷无凹凸感
水印验证:绝对无水印(透光检查)
冠号比对:
颜色检测:棕色自然渐变(假币颜色生硬)
紫外检测:无荧光反应
常见假币特征
仿制凹版凹凸感(真品为平版)
添加伪造水印
冠号字体不符(数字"1"特殊写法)
发行与存世
发行量:约30亿张
全新品相存世:约200万张
流通品相存世:大量
2024年市场价格
品相等级 | 价格范围 | 备注 |
---|---|---|
全新绝品 | 5-15元 | 原票光泽 |
十品 | 3-5元 | 轻微流通痕迹 |
九品 | 1-3元 | 明显折痕 |
整刀百连 | 800-1500元 | 溢价明显 |
特殊价值
早期三罗马版:溢价50%
特殊冠号(如补号):价格翻倍
连号钞:小幅溢价
发行背景
第三套人民币最后发行的券别之一
为统一印刷标准而简化设计
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理念
设计变迁
从早期凹版水印到平版无水印
颜色从枣红、背绿到棕色
票面图案保持一贯性
收藏地位
三版币中存世量最大的券别
研究人民币发展史的重要实物
成套收藏的基础品种
收藏策略
优先选择早期三罗马版
关注整刀整捆原包装
成套收藏更有价值
保存要点
防潮防褪色
使用专业纸币保护册
避免频繁触摸
市场预警
警惕修补翻新币
注意边角磨损情况
普通单张升值空间有限
注: 此版别是第三套人民币的"收官之作",虽单张价值不高,但作为研究货币史和成套收藏不可或缺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