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7月底8月初,清代海关试办邮政时期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由天津发行、上海印刷,票面图案正中绘一衬云彩水浪的中国式腾飞五爪金龙,称为神龙戏珠图,也称为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共三枚,面值以中国海关的记账单位――关平银(海关...
大龙邮票先后发行三次,仍不够使用,要继续印制,但版模因大量印刷已损坏,不能再用,于是照其图案又重新绘图、设计、雕刻出新的印版,但印出的邮票票幅比大龙邮票小些,俗称小龙邮票,与大龙邮票基本相同,仍为神龙戏珠,细部稍有改动,图幅缩小...
1894年11月7日是慈禧太后60岁寿辰,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爵士建议发行纪念邮票,图案由法籍职员费拉尔绘制,在上海以石版印刷,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 这套邮票有9种面值,其中壹分、贰分、叁分、肆分、伍分、陆分是小型票,图幅为19.75mm*...
小龙邮票又被称为海关小龙邮票,我国台湾邮政当局则称之为海关二次云龙・..实际上,第二期小龙邮票中也有极少数的毛齿票。 邮票名称:海关小龙邮票(毛齿) 发行时间:1885.11.25 枚数:3 版别:凸版 印刷厂:上海海关...
1883年,大清海关邮政发行了第三期大龙邮票――大龙厚纸邮票。邮票所采用的是较厚而不透明的纸张,因为补集邮界通称为大龙厚纸邮票。票幅为25.5mm×28.5mm,图幅间距为3.25mm,全张枚数为20(4×5)。除纸质与前两期大龙邮票有所不同之外,其种数...
所谓红印花,曾一度被误认为是印花税票。经多方查证,它是海关在已完进口税洋货凭证上(Original Pass for Foreign Goods,简称"派司")贴用的印花,以证明其为真实凭证。它是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印制的。面值为3分,红色,故得名红印花。总印量66万枚。...
国家邮政建立后需用高面值邮票,因为小龙、万寿邮票的存量少,不够使用,加上新开办的汇兑和包裹业务需要高面值的邮票,而小龙票的最高面值是伍分银,万寿票的最高面值为贰钱肆分,不能满足需要,这种情况下就将上海海关印而未能使用...
1894年11月19日,清政府海关邮政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即慈禧太后六十寿辰纪念邮票(以下简称万寿票),万寿票造就了中国邮票及邮政上的许多之最。 1、清代海关邮政发行的最后一套邮票; 2、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 3、我国发行...
慈禧六十寿辰纪念邮票俗称万寿票。1894年,清代海关邮政为慈禧太后六十寿辰而发行。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全套共9枚,图案各不相同:面值一分银(朱红) 五福捧寿;二分银(绿) 云龙花卉;三分银(桔黄) 云龙蟠桃;四分银(玫红) 云...
1894年11月19日,清政府海关邮政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慈禧太后六十寿辰纪念邮票,也有万寿票之称,万寿票造就了中国邮票及邮政上的许多之最。 1.清代海关邮政发行的最后一套邮票; 2.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 3.我国发行的第一套...
1897年清海关造册处处长莫伦道夫呈请另制邮票5000套,用以馈赠高级官吏和外国使节,这种邮票用较厚的无水印的纸印刷,印刷色与再版票相似。 邮票介绍: 发行日期:1897 齿孔度数:12 印刷版别:石印 纸质:有水印纸 水印...
1897年大清邮政官局成立,废银两改采新的银圆制,仓促间将库存及新添印的慈寿票加盖暂作洋银,以应急需之用,因而产生了再版票,再版票为加盖暂作洋银而印制,玫分银对倒票已改正,原票未经邮局出售,所以没有旧票,大小规格同初版票。 邮票...
小龙加盖大字改值邮票1897年发行,加盖壹分版模高16mm,贰分及伍分则为15.5mm,用黑色加盖,所加盖数字与银字距离为1.5mm,加盖全张仍为40枚,因改用较大字体的阿拉伯数字进行加盖,通称大字改值邮票,据说,这批邮票从广西北海调来,故旧称...
1884年11月,清代海关邮政为庆祝慈禧太后60寿辰发行了一套邮票,也是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中国第一套全套异图邮票,俗称万寿票,共9种,面值、图案分别为:1分银橘红色,图案为五幅捧寿;2分银黄绿色,图案为腾龙双朱3分银铬黄色,图案为腾龙戏珠;4...
只有初版慈禧寿辰纪念票加盖小字,数字与银字的距离为3mm,初版小字改值邮票,与以后万寿加盖票的区别主要是: 一,是唯一的小字(阿拉伯数字小); 二,在初版票上加盖,应是当时未用冠的初版票退回或留存的予以加盖使用。 该套...